X射线衍射(XRD)的样品制备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不同的样品形态(粉末、块体、薄膜、液体等)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下是常见XRD样品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适用对象:多晶粉末、纳米颗粒、陶瓷、矿物等。
关键要求:
颗粒尺寸均匀(通常≤10 µm,避免过粗导致衍射峰宽化或信号弱)。
无择优取向(避免晶面取向集中导致衍射强度异常)。
研磨:
使用玛瑙研钵或球磨机将样品研磨至细腻均匀。
避免过度研磨导致晶体结构破坏(如层状材料)。
压片(适用于反射模式):
将粉末填入样品架或压片模具,用玻璃片或压片机轻轻压平。
注意不要过度压实,以免产生择优取向。
填充法(适用于透射模式):
将粉末装入毛细管(如石英毛细管)或粘在胶带上(如Kapton胶带)。
适用于低吸收样品(如有机物、轻元素材料)。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胶水或粘合剂(可能产生杂峰),必要时用无定型胶带(如Mylar膜)。
若样品易氧化或吸湿,需在手套箱中操作或密封保存。
适用对象:金属、陶瓷、岩石、聚合物片等。
关键要求:
表面平整(粗糙度<10 µm),避免衍射峰偏移或宽化。
无应力层(如切割或抛光导致的表面变形)。
切割:
用金刚石切割机或线切割获得合适尺寸(通常10×10 mm)。
研磨抛光:
依次用粗砂纸(如400#)→细砂纸(如2000#)→抛光布(Al₂O₃或金刚石悬浮液)处理。
清洗:
用乙醇或丙酮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污染物。
注意事项:
金属样品可能需电解抛光去除应力层。
软材料(如聚合物)避免过度抛光导致形变。
适用对象:镀膜、半导体薄膜、多层结构。
关键要求:
基底干扰小(如单晶Si片在特定角度有强衍射峰)。
薄膜厚度适中(太薄信号弱,太厚可能吸收过强)。
直接测试:
若基底不影响(如非晶玻璃、聚合物衬底),可直接测量。
剥离法:
用化学腐蚀或机械剥离将薄膜从基底分离,制成粉末测试。
掠入射XRD(GIXRD):
采用低入射角(0.5°~5°)增强薄膜信号,抑制基底干扰。
注意事项:
避免薄膜破裂或卷曲(可粘贴在硅片或胶带上固定)。
适用对象:纳米颗粒分散液、溶胶、蛋白质溶液等。
关键要求:
溶剂尽量低散射(如水、乙醇比高Z元素溶剂更优)。
样品浓度适中(过低信号弱,过高可能聚集)。
毛细管法:
将液体注入石英毛细管(直径0.3~1 mm),两端密封。
薄膜法:
滴加样品在Mylar膜或Kapton胶带上,干燥后测试。
流动池(原位实验):
使用特制样品池,适用于动态过程(如结晶、反应监测)。
注意事项:
高吸收溶剂(如DMF)需校正背景。
生物样品需低温或快速测试避免变性。
择优取向严重:旋转样品台或侧装样品架减少取向影响。
空气敏感样品:使用密封样品池或手套箱转移。
微量样品:聚焦光束或微区XRD(如同步辐射光源)。
样品量:粉末需覆盖样品槽(约100~500 mg),块体需完全覆盖照射区域。
背景控制:避免使用高散射基底(如金属样品架),可用单晶硅或石英。
标样校准:必要时用标准物质(如Si, Al₂O₃)校正仪器角度和峰位。
样品类型 | 关键制备要点 | 适用模式 |
---|---|---|
粉末 | 细磨、无取向、均匀填充 | 反射/透射 |
块体 | 表面平整、无应力 | 反射(Bragg-Brentano) |
薄膜 | 基底选择、低入射角 | GIXRD |
液体 | 低吸收溶剂、避免干燥聚集 | 透射(毛细管法) |
正确制备样品可显著提高XRD数据质量,减少伪峰或信号丢失!
Copyright © 2024 湖南谛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6850号 XML地图
技术支持:谛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