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收发仪的透射模式(Transmission Mode)是超声波检测中的一种基本工作方式,主要用于测量材料的声速、衰减系数、厚度或内部缺陷。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操作要点的系统解析:
工作方式:
使用一对探头(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物体两侧,发射探头产生超声波,接收探头检测穿透物体后的信号。
发射端:电信号→超声波(压电效应)。
接收端:超声波→电信号(逆压电效应)。
关键参数:
声速(V):通过测量超声波穿透时间(Δt)和样品厚度(d)计算:
衰减系数(α):比较入射波与透射波幅值:
其中 A0 为入射波幅值,At 为透射波幅值。
声速:判断材料弹性模量(如金属、岩石、生物组织)。
衰减系数:评估材料均匀性或孔隙率(如混凝土老化检测)。
内部裂纹/空洞:超声波在缺陷处发生散射或阻断,透射信号幅值降低。
分层结构:多层材料中界面脱粘会导致透射波延迟或幅值变化。
已知声速时,通过透射时间差计算厚度:
适用于单层均质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薄膜)。
组件 | 作用 |
---|---|
发射探头 | 产生高频超声波(常用频率:0.5~10 MHz)。 |
接收探头 | 接收穿透样品后的超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
脉冲发生器 | 提供高压窄脉冲激励发射探头。 |
信号放大器 | 放大接收探头的微弱信号。 |
示波器/采集卡 | 显示和记录波形,分析时间差与幅值。 |
耦合剂 | 消除探头与样品间的空气间隙(常用水、甘油或专用超声凝胶)。 |
样品准备:
确保样品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涂抹耦合剂(避免气泡干扰)。
探头对齐:
发射与接收探头需严格同轴(误差<1°),否则信号减弱。
参数设置:
选择合适频率(高频分辨率高但穿透力差,低频反之)。
调节脉冲电压和增益(信噪比优化)。
数据采集:
测量穿透时间(Δt)和透射波幅值(Aₜ)。
计算分析:
根据公式计算声速、衰减或缺陷尺寸。
对比项 | 透射模式 | 反射模式 |
---|---|---|
探头数量 | 需两个探头(发射+接收) | 单探头(兼发射与接收) |
适用场景 | 薄板、均质材料 | 厚材料、单侧检测 |
缺陷灵敏度 | 对内部小缺陷敏感 | 更易检测近表面缺陷 |
信号强度 | 透射信号较弱(需高增益) | 反射信号较强 |
复杂度 | 需精确对齐探头 | 操作简便 |
频率选择:
高频(5~10 MHz):薄材料或高分辨率需求(如芯片封装检测)。
低频(0.5~2 MHz):厚材料或高衰减介质(如混凝土、生物组织)。
耦合剂影响:
耦合剂厚度需均匀,否则引入额外时间延迟。
温度控制:
声速受温度影响(如金属中声速变化约0.1%/℃),需记录环境温度。
多次反射干扰:
薄样品中多次反射信号可能叠加,需时间窗隔离首波。
案例1:有机玻璃声速测量
厚度 d=10 mm,测得穿透时间 Δt=6.5μs。
声速 V=6.5μs10 mm≈1538 m/s(与理论值1540 m/s吻合)。
案例2:铝合金缺陷检测
正常区域透射幅值 A0=5 V,缺陷区域 At=1 V。
衰减增加,提示内部存在孔隙或裂纹。
✅ 解决方案:
提高发射电压或接收增益。
改用低频探头(穿透力更强)。
检查耦合剂是否充分。
✅ 方法:
测量不同厚度样品的透射幅值,若衰减系数随厚度线性变化则为材料衰减,否则需考虑界面影响。
✅ 可以,但需注意:
各向异性材料(如碳纤维)需多方向测量。
层间粘接质量可通过透射波幅值变化评估。
透射模式是超声波检测中定量分析材料声学特性的核心方法,适用于声速测量、缺陷检测及厚度评估。正确选择探头频率、优化耦合条件并精确对齐探头,是确保数据可靠的关键。对于复杂结构,可结合反射模式或TOFD(衍射时差法)进行综合判断。
Copyright © 2024 湖南谛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6850号 XML地图
技术支持:谛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