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扫描显微镜(Scanning Acoustic Microscopy, SAM)和相控阵超声C扫描(Phased Array Ultrasonic Testing, PAUT C-Scan)都是基于超声波的无损检测技术,但它们在原理、应用场景和成像方式上有显著区别。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
技术 | 超声扫描显微镜 (SAM) | 相控阵超声C扫描 (PAUT C-Scan) |
---|---|---|
工作原理 | 高频超声波(通常10MHz~200MHz)聚焦扫描样品表面/内部,通过反射回波成像。 | 多晶片阵列探头通过电子延迟控制波束偏转和聚焦,动态扫描样品内部。 |
成像方式 | 逐点扫描,高分辨率二维(B/C扫描)或三维成像。 | 多角度电子扫描,生成二维C扫描或三维体积成像。 |
核心特点 | 超高分辨率(可达微米级),适合微观缺陷分析。 | 快速覆盖大区域,灵活调整检测角度和深度。 |
参数 | SAM | PAUT C-Scan |
---|---|---|
频率范围 | 高频(10MHz~200MHz) | 中低频(1MHz~20MHz) |
分辨率 | 横向分辨率可达1μm(取决于频率) | 横向分辨率通常0.1~2mm |
穿透深度 | 较浅(毫米级,高频衰减快) | 较深(厘米级,适合厚壁工件) |
扫描速度 | 慢(逐点精密扫描) | 快(电子扫描+多波束并行) |
典型探头 | 单晶聚焦探头 | 多晶片阵列探头(16~128阵元) |
技术 | 典型应用场景 | 局限性 |
---|---|---|
SAM | - 电子封装(芯片分层、焊点缺陷) - 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孔隙、裂纹) - 生物组织成像 | 不适用于大尺寸或高衰减材料(如厚金属)。 |
PAUT C-Scan | -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检测 - 管道焊缝检测 - 核电部件体积缺陷筛查 | 对表面粗糙度敏感,近表面盲区较大。 |
SAM图像:显示电子芯片中微米级的分层缺陷,分辨率极高
PAUT C-Scan图像:显示复合材料中的分层和夹杂,覆盖面积大但分辨率较低
技术 | 优点 | 缺点 |
---|---|---|
SAM | - 超高分辨率 - 可三维重构缺陷 - 非破坏性 | - 速度慢 - 成本高 - 穿透能力有限 |
PAUT C-Scan | - 检测速度快 - 可灵活调整检测角度 - 适合复杂几何形状 | - 分辨率较低 - 需专业操作人员 - 设备昂贵 |
选SAM:当需要检测微米级缺陷(如半导体封装、精密陶瓷)或进行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时。
选PAUT C-Scan:当检测大尺寸工件(如飞机机翼、管道)或需要快速覆盖多角度缺陷时。
SAM:向更高频率(>1GHz)发展,提升亚微米级分辨率;结合AI实现自动缺陷分类。
PAUT C-Scan:发展全矩阵捕获(FMC)和实时3D成像技术;便携式设备普及。
SAM是“微观检测利器”,适合实验室和高精度工业场景。
PAUT C-Scan是“宏观高效工具”,适合工程现场快速检测。
两者互补,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缺陷尺度、材料属性和检测效率需求选择。
Copyright © 2024 湖南谛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6850号 XML地图
技术支持:谛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