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光学检测(Non-Destructive Optical Testing, NDOT)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反射、散射、干涉、光谱吸收等)对材料或结构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
技术类型 | 原理 | 典型应用 | 优缺点 |
---|---|---|---|
机器视觉检测 | 高分辨率成像+AI分析 | 表面缺陷(划痕、裂纹、污染) | ✅ 高效、自动化;❌ 仅限表面检测 |
激光超声(LUT) | 激光激发超声波,光学接收回波 | 复合材料分层、金属内部缺陷 | ✅ 非接触、高分辨率;❌ 设备成本高 |
数字图像相关(DIC) | 对比变形前后图像计算应变分布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焊接变形监测 | ✅ 全场测量;❌ 需表面散斑制备 |
光学相干层析(OCT) | 低相干光干涉,获取内部层析图像 | 生物组织、透明/半透明材料内部结构 | ✅ 微米级分辨率;❌ 穿透深度有限 |
红外热成像(IRT) | 检测材料热辐射差异 | 电子元件过热、复合材料脱粘检测 | ✅ 快速、大面积;❌ 受环境温度影响大 |
拉曼光谱(Raman) | 分子振动光谱分析材料成分 | 半导体掺杂、药物成分分析 | ✅ 化学成分识别;❌ 信号弱、需增强 |
太赫兹成像(THz) | 太赫兹波穿透非极性材料成像 | 塑料封装IC、药品包装内部检测 | ✅ 非电离辐射;❌ 对金属不敏感 |
晶圆缺陷检测:光学显微镜+AI自动分类(如KLA-Tencor光学检测系统)。
芯片封装检测:共聚焦显微镜(如Keyence)检测焊点虚焊、翘曲。
PCB板检测:AOI(自动光学检测)替代人工目检,效率提升10倍。
碳纤维分层检测:激光超声(LUT)或太赫兹成像。
涂层厚度测量:白光干涉仪(如Zygo)纳米级精度。
电池极片缺陷:高光谱成像检测涂层不均匀。
太阳能电池隐裂:光致发光(PL)或电致发光(EL)成像。
OCT视网膜扫描:眼科疾病诊断(如蔡司Cirrus OCT)。
内窥镜3D成像:手术导航(如达芬奇机器人视觉系统)。
深度学习缺陷分类:减少误判率(如应用YOLOv7算法)。
实时在线检测:工业4.0产线集成(如特斯拉电池工厂光学检测机器人)。
OCT+拉曼联用:同时获取结构+化学成分信息(如生物组织活检)。
太赫兹+红外热成像:复合材料分层+热损伤综合评估。
超分辨显微技术:突破衍射极限(如STED显微镜)。
飞秒激光成像:超快过程观测(如芯片激光加工监测)。
手机集成光谱仪:食品/药品快速检测(如Consumer Physics SCiO)。
微型OCT探头:可穿戴医疗设备(如血糖无创监测)。
厂商 | 国家 | 代表产品 | 技术优势 |
---|---|---|---|
KLA-Tencor | 美国 | 晶圆光学检测系统 | 半导体领域全球领先 |
Keyence | 日本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OI | 高精度、易操作 |
蔡司(Zeiss) | 德国 | 工业CT、OCT医疗设备 | 高端光学成像 |
奥林巴斯(Olympus) | 日本 | 工业内窥镜、超声光学融合 | 多模态检测 |
中科微精 | 中国 | 激光超声检测设备 | 国产替代,性价比高 |
上海微电子 | 中国 | 半导体光学检测装备 | 28nm制程突破 |
穿透深度限制:光学方法大多仅适用于表面或浅层检测,需结合超声/太赫兹等技术。
标准化缺失:不同光学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尚未统一(如AI缺陷判定阈值)。
国产化突破:高端光学镜头、超快激光器仍依赖进口(如德国通快激光)。
无损光学检测设备正朝着智能化、多模态、超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在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已具备竞争力,但高端光学器件和算法仍依赖进口。未来,AI+光学检测和便携化设备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Copyright © 2024 湖南谛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46850号 XML地图
技术支持:谛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