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检验主要分为两大类:破坏性检查与非破坏性检查。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在非破坏性检查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也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技术,更是船舶焊接质量检测中最为关键的测试技术。鉴于船舶的焊接质量是决定船舶整体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无论是在造船检验环节,还是船舶验收评估过程中,焊缝的无损检测都是船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无损检测涵盖了多种方法,包括目视检测法、渗漏检测法、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磁粉检测法、渗透检测法、涡流检测法、声发射法以及激光检测法等。
船舶无损检测的方式众多,并且检测的主要事项极为繁杂。提前规划好检测方案,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步骤,节省大量费用。接下来,我们就船舶无损检测的部分注意事项为大家进行深入分析。
在船舶无损检测中,对于检测设备,务必确保其具备有效的资格证书,并且要进行定期的调试和维护,保证检测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对于检测公司而言,应当持有相应的营业执照,具备船舶检验批准证明或者准备此类信息的相关文件。检测公司要有适当数量的无损检测专业人员,同时建立完善的无损检测人员管理制度以及无损检测工作制度和程序。此外,还必须拥有足够大的空间用于清洗X光片以及存储相关技术档案、底片等资料。首先,要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证书进行严格检查,确认其是否持有中国船级社或其他船舶检验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书。不同级别的无损检测人员应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进行X射线拍照的操作人员需具备一级资格,而负责评估、审查以及发布X射线胶片检测报告的人员则应持有二级或三级射线照相检查资格证书。其次,需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核查,例如检测人员的体力、视力等是否能够满足正在进行的工作要求。再次,有必要了解检测人员是否能够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方检测公司在接到检验任务后,需依照无损检测工作程序,向船舶检测方初步了解检验的相关要求。接着,根据船厂的试验要求,制定与之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指派符合要求的人员来进行检测、测试以及评估工作。检测公司在指派人员后,应及时与现场验船师取得联系。一般来说,在无损检测开始之前,应由现场验船师、检验单位代表(必要时包括指定的无损检测人员)、造船厂代表以及船舶购买方代表(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沟通)共同明确以下内容:无损检测的条件(涵盖人员安全、接近方式、焊接清洁度、照明情况、通风条件等);计划检测的数量和位置;检测的时间以及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在进行船舶无损检测时,所采用的方法应当充分考虑被普遍认可或者检测方能够接受的相关标准。通常情况下,无损检测标准中会详尽地阐述适用的测试方法与具体要求。换言之,只有准确理解标准,才有助于合理选择无损检测方法。这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如CB/T 3177-1994《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规则》、CB/T 3559-2011《船舶钢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要求》、CB/T 3558-2011《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CB/T 3958-2004《船舶钢焊缝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等标准来确定。以针对内河船的无损检测为例,当船体板厚低于8毫米时,不允许进行超声波检测,此时只能选用X射线检测。对于X射线拍照的数量,第三方检测公司应当提供拍片数量计算书。